一、工作職責
南陽理工學院校地合作處是主管學校與地方進行聯絡交流與合作事項的職能部門。歸口管理學校與地方合作事務的對外聯絡工作,制定學校與地方合作工作的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開拓與地方合作交流渠道;收集、發布各地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各類合作需求信息;匯總校內可供推廣和應用的科教成果信息和適應社會需求的合作事項;對學校與地方開展的合作項目進行跟蹤、督察、協調、評估、考核。
校地合作科:主要負責對外宣傳、聯絡對接,組織會議安排、建立企業需求庫、項目論證,協議簽訂及項目落地,組織實施協同創新項目立項、項目培育、服務團隊聯合體的建設。
橫向項目管理科:組織實施校地合作項目信息發布、需求對接、項目評審、協議簽訂,建立項目庫,并對項目進行跟蹤、協調、考核。
大學科技園管理科:負責制訂大學科技園發展規劃,協調組織大學科技園的管理,指導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按照學校的總體安排,遵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行使獨立的人權、物權、經營權,依法進行規范化的市場運營。制訂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組織實施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科技成果的推廣與服務。
二、做法措施
(一)開放校內科技資源,建設網絡化的城市大學。
為真正做好校地校企合作工作,校地合作管理與服務中心制訂了《轉型發展全面服務南陽經濟社會發展行動計劃》,出臺了《南陽理工學院進一步推進校地校企合作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連續兩年拿出500萬專項資金進行扶持,助推創建特色新型智庫,打造服務南陽經濟社發展的“智高點”;積極對接南陽八大主導產業,從服務光電、新能源、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食品、汽車及零部件、電子商務、文化等產業以及城市規劃建設發展入手,凝練了機械制造、軟件工程、電子商務、中醫中藥學等多個特色專業集群。
(二)與南陽市地方政府、企業、園區共建科技創新平臺。
主動融入南陽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參與共建了南陽協同創新研究院,下設有光電技術、裝備制造、生物化工、電子商務、大數據、大健康大廚房等13個協同研發中心;與南陽高新區共建了中關村領創空間,與桐柏縣共建了農副產品智慧物流園區,與社旗縣共建了美創空間創新創業園,與西峽縣共建了汽車零部件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與西峽縣合作共建的“科技超市”正在穩步推進。同時為地方派遣各類科技人才,有8名教授成為市委、政府的經濟發展智庫專家;有24名科技特派員進駐南陽多個產業集聚區。
目前,有300多家南陽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與學校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唐河縣、西峽縣、南召縣、桐柏縣、社旗縣等多個縣區已經把與我校的校地合作工作列入了縣委書記工程。南陽各界普遍認為理工學院服務南陽有成效。
(三)整合科技服務團隊,解決本地技術難題。
在現有76個科技服務團隊的基礎上,整合700多名教授、博士、碩士帶領學生以及動員博士、碩士邀約他們的導師、南陽籍全國知名專家、聯合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等優質資源,跨學科、跨專業組建協同創新聯合體,旨在幫助南陽的廣大企事業單位不出家門就能解決大部分科技難題。目前組建有包括:工程結構性能監測與控制團隊、智能感知與導航團隊、電機振動噪聲與控制團隊、發酵代謝工程科研團隊、縣域電商服務團隊、PPP研究所等121個科技研發服務團隊,其中參與博士達135人,博士生導師達127人,南陽籍國家知名專家39人。
(四)推廣科技服務項目,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先后為南陽企事業單位提供技術革新、改造、新產品170余項,榮獲省、市成果獎勵500余項,目前擁有成熟項目65項,專利183項;在研項目137項,加強橫向技術成果項目庫建設,精心梳理制作出160個應用類科技成果項目和20位社會服務專家研究方向介紹的科技展板。舉辦校地校企合作推介暨集中簽約大會,與南陽市16個縣區政府、8個局委、9個產業協會、7個聯盟和60家企業集中簽約,推動各項科技成果落地。在南召縣、西峽縣、桐柏縣等舉辦了科技成果巡回展出,推介技術成果,增強學校科技服務影響力;積極參與地方科技服務,與西峽縣合作共建的“科技超市”和田關鄉的“鄉村發展規劃”正在穩步推進;積極組織實施校地結對幫扶,創建了“1+5+N校地幫扶”模式,得到了當地群眾和黨委政府的高度肯定,較好的樹立了南陽理工學院精準扶貧工作的品牌。
三、取得成果
(一)社會服務項目
積極開展教學院社會服務項目技術合同培訓,校地合作、社會服務項目主要數據逐年提升,截止到2020年6月底共完成橫向科研項目總計359個;努力實現社會服務項目協議經費由2016年705萬元、2017年347.1萬元增加到2018年2139萬元、2019年2659萬元、2020年上半年1522.8萬元,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共計7374萬元;到賬資金由2016年的230萬元、2017年241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2139萬元、2019年1426萬元、2020年上半年869萬元,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共計5118.2萬元。
河南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這所高校緣何魅力迸發》文章,在全省宣傳推廣我校校地合作工作經驗;同時,河南省教育廳專門撥付了400萬元的校地合作獎勵資金。
(二)大學科技園企業入駐和培育項目
積極建設管理好大學科技園,目前有10家企業(項目)入駐大學科技園;為培育橫向科研項目 ,共簽訂合作協議數量32份。
(三)校地幫扶
1、受到河南省教育廳表彰
在河南省《關于全省2018年度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情況的通報》評比中,我校入圍《承擔校地結對幫扶的高等院校綜合評價好的院校名單》,在全省53所高校中排第2名。
2、入選教育部第二屆省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31個典型項目
入選了教育部《第二屆省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31個典型項目》,我校在全國排第19名,河南省總計入選2個,我校獲河南省第1名。
詳情請訪問校地合作管理與服務中心網站:http://xdhz.nyist.edu.cn/
地址:河南省南陽市長江路80號 郵編:473004 豫ICP備:05011695號-4 |
![]() |
![]() |